教學型顯微鏡適用於初中以上學校教學、醫院教學、家庭教育、個人專業興趣等,常見用於醫學上三大常規檢查,病理、細菌、組織學科實驗室研究所*基礎;也用於工業生產上細小物體的檢測,比如顆粒、光纖接頭、外形輪廓等。還有專門用於外置攝影、內置式攝像頭,其他規格的也都可通過電子目鏡來攝取圖像。
在觀察前將標本放在載物合上,然後按順時針方向,將低倍物鏡裝於物鏡轉換器上,再將目鏡插入鏡筒,如果是自然光源作照明,應將反光鏡朝光亮處,使光線導入,但應避免陽光直接照射,影響觀察。在需要觀察標本時,先用低倍物鏡,轉動反光鏡,從而獲得明亮視場(通常使用低倍作顯微時,采用平麵反光鏡,高倍及油鏡以用凹麵反光鏡為宜),然後轉動微調手輪使處中間位置。
如果是直視式即轉動粗調節手輪,使物鏡與標本距離靠近,然後按反時針方向調節粗節手輪,使物鏡距離漸漸拉開,待基本上觀察到觀察物陰影時,為了觀察更清晰顯微物,可調整細調節手輪直至清晰止。斜視式通常則靠調節鏡台高低聚焦,要使觀察物顯形與直視式相同,如光源係統照射過強或過弱,反光鏡調節已到極限,可加毛玻璃或有色光片,亦可改變光闌(又叫紅彩圈、虹膜圈)孔徑之大小,也可升或降聚光鏡,以得柔和清晰光源。低倍物鏡顯形需換高倍鏡觀察,則直接將高倍鏡撥入觀察位置,略調細調節手輪即可顯形清晰物象。如用浸潤係油鏡時,在標本上滴上香柏油或石臘油,按直、斜兩式調節法予以調節。如采用人工光源,隻要將反光鏡對準亮點即可。